整理: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媒中心
本周通用机械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中通协展览与传媒中心在“一周要闻回顾”栏目中精选出一周的要闻,帮您快速浏览。
【政策篇】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24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相比2022年版清单,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减少了11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减少了17条,地方性管理措施减少了16条。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印发
为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2024版《指南》提出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目标。在前三版基础上,新版《指南》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布局,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新增了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制造模式等标准方向,以及轻工、化工等细分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内容。
【市场篇】
中国与阿联酋达成最大规模LNG协议
4月18日晚,阿联酋驻华大使馆发布消息,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与中国企业签署了三项液化天然气(LNG)协议,其中包括迄今为止中国与阿联酋达成的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协议。资料显示,本次签署的液化天然气协议涵盖了与中国民营能源企业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签署的液化天然气销售与购买协议。该协议为期 15 年,每年将供应可达100 万吨来自低碳鲁韦斯项目的液化天然气。这是中国与阿联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协议。
华龙一号海外第二台机组通过巴基斯坦最终验收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能源“中国方案”。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正式投运
4月14日上午,10辆满载化工品、笔记本电脑、汽车配件等货物的氢能重卡在中国石化重庆石油赶水加氢站加氢后启程,途经贵州,最终将抵达广西钦州港出海,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并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此条“氢走廊”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该“氢走廊”沿线经过的重庆长寿、贵州六盘水、广西百色等地氢能资源丰富,电解水制氢、氨分解制氢等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
4月15日,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再次刷新我国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纪录。交付后这艘船将用于远东至欧洲航线的货物运输。交付的全球最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次可承载22万吨货物,24000个左右的集装箱堆叠高度相当于25层楼,被称为海上“超级带货王”。同时,这型船还采用了绿色燃料——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可为船舶提供单个航次近2万海里的超远续航。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获摩洛哥海水淡化项目订单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辅机版块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签约OCP SAFI WAVE II海水淡化项目(摩洛哥磷酸盐集团萨菲海淡二期项目)。项目建成后,其每日60万吨的优质淡水生产能力,将显著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压力,有力助推摩洛哥国家水资源战略布局的深化实施。
中电工程国际公司签约阿尔及利亚杰勒法1262MW燃气电站工程项目
近日,中电工程国际公司牵头中电工程西北院、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组成的联营体成功签约阿尔及利亚1262MW杰勒法燃气电站工程项目。项目位于阿尔及利亚杰勒法省,工程范围包括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试运行等。
【国际篇】
世界贸易组织: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2%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于4月16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在当前形势下,预计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2%,比“低关税”基准情景下的预期低近三个百分点。这一预期基于截至4月14日的关税情况。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贸易收缩可能进一步加剧,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幅度可能达到1.5%。
法国修订《国家氢能战略》计划投入40亿欧元支持低碳氢能发展
法国经济、财政、工业和数字主权部4月16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政府更新了《国家氢能战略》,将设立一项总额达40亿欧元的支持机制,在未来15年内保障低碳氢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的市场竞争力。公报说,尽管初步结果显示法国氢能产业前景广阔,但通过氢能手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仍需时间,同时氢能产业也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
日本计划2028年实现高温堆制氢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2025年4月20日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近日宣布,计划于2028年下半年开始利用高温工程试验堆(HTTR)制氢,并已于3月27日向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NRA)提交了相关申请。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计划在HTTR附近建设一座制氢设施,并通过地下管道将HTTR产生的高温热能直接输送至该设施,以实现氢气生产。若该计划顺利推进,日本将成为全球首个直接利用反应堆热能制氢的国家。
【会员篇】
哈电动装供货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一回路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
4月10日14点48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实现又一重大里程碑节点——一回路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哈电集团动装公司供货的反应堆冷却剂泵在冷态试验过程中运行平稳、密封良好,各项试验指标合格。冷试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川仪造”PDS高频球阀实现新批次规模化交付
近日,由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DS高频球阀实现新批次规模化交付。该批产品在第三方监理全程见证下顺利通过用户验收,并已成功发往客户生产现场。由川仪调节阀自主研发的PDS高频球阀已在独山子石化5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连续稳定运行超40个月,累计完成300万次高频启闭,其耐磨性与控制精度经实践验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PDS高频球阀已通过独山子石化、四川石化等标杆项目实证,形成完整的国产化应用数据库,为石化、化工行业关键设备国产替代提供有力支撑。
陕鼓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改造项目顺利投产
近日,由陕鼓负责的某大型钢铁企业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改造项目试车成功,顺利投产,为用户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关键节能设备,通过回收高炉煤气余压余热进行发电,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此次改造项目中,陕鼓技术团队针对用户需求,对原有机组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显著提升了机组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重泵公司25MPa机组通过工业验证
4月10日,在某矿业企业生产现场,由重泵公司和矿业公司合作研制的25MPa超高压隔膜泵完成重大技术验证。该设备成功实现单机99公里铁精矿长距离输送,在72小时连续带料运行考核中,各项关键性能参数均优于国外高压隔膜泵指标,标志着我国在高压隔膜泵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杭氧与中航技再度携手,为北非地区最大钢铁联合体提供空分装备
4月22日,杭氧与中航技杭州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为北非地区提供2.2万空分项目,将为该地区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体注入全新活力,对北非地区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项目配套的钢厂是现今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体,为行业关注焦点,对北非钢铁行业发展乃至整个北非工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杭氧将配套智能空分,其智能化控制与高效能设计代表行业前沿水平,为钢厂稳定生产提供绿色化、智能化保障,精准契合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和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通过技术输出与设备升级,杭氧将为北非工业绿色化发展提供高质量示范样本,为当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空分福海创7万空分空压项目开工
4月18日上午,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彩旗招展,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福建福海创7万集中空分空压EPC总承包项目开工。作为承载中沙古雷千亿级乙烯项目的"工业之肺",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7万Nm³/h氧气、9万Nm³/h压缩空气的产能,为全球石化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该项目总投资7.5亿元,包含国内领先的70000Nm³/h空分装置和90000Nm³/h空压站,采用分子筛净化、氧氮内压缩等尖端工艺,可产出纯度≥99.8%的工业氧气和纯度≥99.999%的高纯氮气。
安特威数字化智造航母工厂投产
4月19、20日,安特威数字化智造航母工厂在江苏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盛大启航!这座总投资16.8亿元的智能工厂,不仅是安特威迈向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一步,更标志着中国工业流体控制设备制造领域智能化转型的新标杆。安特威数字化智造航母工厂、聚焦工业流体智能控制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涵盖蝶阀、球阀、衬里阀等主营产品,占地面积86亩,年产能达蝶阀2万台、球阀17万台、衬里阀5万台。通过智能化产线与线上品质控制与供应链数字化重构,工厂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交付产品的品质一致性得到大幅提升。
【协会篇】
中通协展团精彩亮相俄罗斯NEFTEGAZ展
为助力会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行业全球竞争力,4月14-17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组织十余家会员企业参加第24届2025年(俄罗斯)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设备及技术展览会(NEFTEGAZ),集中展示行业技术、深化国际合作。国际展会是行业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的重要窗口。本次参展,协会会员企业通过高端装备展示、技术解决方案发布,向俄罗斯客户展现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制造能力和技术实力,推动行业品牌国际化进程。
机床工具与通用机械供需对接会推动国产机床“落地生根”
为加快国产数控机床推广应用,深入推进通用机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4月22日,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通用机械行业应用国产数控机床对接会”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同期召开。此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为通用机械制造企业与国产机床厂商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国产机床在通用机械领域的推广应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产机床将在通用机械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利欧集团成功研制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凝结水泵样机
4月10日,利欧集团湖南泵业有限公司研制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凝结水泵样机”通过鉴定,该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凝结水泵样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中应用。
“气动调节阀阀内件国产化项目”通过设计评审
4月11日,秦山核电有限公司与上海一核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提出的“气动调节阀阀内件国产化项目”通过设计评审,评审专家组认为:该方案与大纲满足核电严苛工况要求,满足替代进口产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