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海门站差压发电装置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实现"零的突破"。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提供自主研制的核心设备——膨胀发电机组,在15MPa高压、3万标方/天小流量极限工况下稳定运行,将原本浪费的调压压力能转化为300万千瓦时/年清洁电力,不仅为客户创造了"零碳发电、供气双保险"的绿色价值,更填补了国内相关应用场景技术空白,推动我国天然气差压发电行业迈入“全场景适配、全链条自主”的新阶段。

天然气余压发电是一项绿色低碳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回收管道输送天然气到城市门站的余压,把这种压力势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带动膨胀发电机组转动,最终发出清洁电力。过去这部分压力能直接浪费掉,现在沈鼓的膨胀机把它"捡回来"变成电——不烧一方气,不添一点污染,每年还能减排二氧化碳超2000吨。
面对高压零泄漏、极小流量等极端工况带来的世界级技术挑战,沈鼓与国家管网组建专项团队,集结多领域专家进行联合技术攻坚。
项目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极高的压力对设备强度构成严峻考验;二是在极小的气体流量下,其核心叶轮的流道细如发丝,对设计与制造精度提出了极致要求;三是需在苛刻条件下兼顾整体效率与运行可靠性。
为此,团队通过精准的模拟仿真优化了核心设计,利用创新的3D打印技术提升关键部件性能,并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与优化,最终成功突破了技术瓶颈。不仅使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更实现了效率与可靠性的双重飞跃,携手将昔日浪费的压力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沈鼓的核心装备将废弃压力能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以无感切换的冗余设计保障供气安全,更以全链条自主可控技术助力客户打破进口垄断、赢得战略主动,是国产装备既可靠、又安全、更好用的标杆实践。
从攻克技术壁垒到引领行业标准,从单点产品突破到全场景生态构建,沈鼓集团正以“成就客户、专注品质、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为天然气差压发电赛道树立了高效转化的新标杆,构建了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